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» 理论学习» 文秘

如何写出让领导满意的文稿

作者: 魏建周 | 来源: 《秘书工作》2014年12期 | 发布日期:2015-02-11 | 阅读次数: 次

从某种意义上讲,为领导撰写文稿就像制作产品。产品只有适应用户需求、让用户满意才有价值。因此,必须把领导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文稿价值的根本标准。写出让领导满意的文稿,不是单纯地作文。只有悟透领导的想法、跟上领导的步伐、提出有价值的观点、体现领导的风格,才能让领导满意。

一、正确领会领导意图

这是起草文稿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性环节。只有仔细揣摩、认真领会、全面把握并紧紧围绕领导意图去组织、策划,才能确保不跑题、不偏题、不离题;只有文稿如同领导自己头脑里所想、领导自己嘴里所说,领导才会满意。因此,切不可自作聪明,完全不考虑领导的需求另搞一套。否则,就算写得再好,领导也无法使用。

文稿起草的过程,实际上就是与领导思想对话的过程。实际工作中,常有领导这样评价秘书人员写的文稿:“你写得很好,但好像不是我想要的。”这说明秘书人员未按领导的意图去写,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。要避免这种问题,就必须要明白,文稿不是为自己写,而是为领导写;不是写自己的思想,而是写领导的思想,必须在深刻领会领导意图上下功夫。领导交代文稿起草任务时,有时只出大题目,交代主要意图,说几个重点。碰到这种情况,特别是领导有自己的想法打算时,要主动找领导请示,当面征询领导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措施,弄清领导想表达什么观点,要达到什么目的,需要强调什么问题,想提哪些要求。有时因为领导忙,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过多思考,对要讲的内容没有完全说出来,要突出什么、强调什么并未说明;有时甚至只告知要在什么场合用,其他都没有交代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要善于“投石问路”和“抛砖引玉”,先理出一个简单的提纲送领导审阅或当面汇报,以引发领导的思考,确定大的框架。这种方法有利于体现和把握领导意图,也能避免走弯路,避免文稿被推倒重来。

二、完善升华领导想法

起草文稿不能简单地当传声筒、复读机,只把领导交代的想法、内容写出来就行了,还必须以“不在领导其位,要谋领导其政”的精神,坚持“源于领导而又深于领导”,根据领导的想法深入思考和研究,自觉把思维活动上升到领导层次,对领导意图进行扩展、完善和升华,使之系统化、科学化、具体化。

文稿起草的过程,实际上就是发挥聪明才智、运用知识积累,对领导想法和要求查缺补漏、修饰完善的过程,甚至是对领导意图再提炼、再深化、再升华、再创造的过程。实际工作中,有领导评价秘书人员写的文稿:“你写的都是我说的那些,没有什么新东西。”这说明,秘书人员只是简单机械地按照领导的最初要求去写,领导说什么自己写什么,没有创新、没有深化。要避免这种问题,就必须在不脱离、不偏离领导要求的基础上,通过创造性的工作,把领导的想法一点点充实、一步步拔高、一层层深化,把该想的想透,把领导没交代而必须要写的写出来,把领导想说而没有完整表达的说到位,形成思想深刻、内涵丰富、逻辑严密、辞章优美的文稿。

三、精心扮演领导角色

起草文稿是以笔代领导表达思想观点,如果不能身临其境地从领导的角度来思考和组织文字,就不可能写出领导想说的话。只有全身心地把自己置身于特定场合,忘掉自己的存在,时刻把自己当成领导,以“领导”的视角而非“我”的视角去思考、分析问题,以“领导”的身份而非“我”的身份给别人讲话或作汇报,才能与领导“一条心”,和领导不谋而合,使写出的文稿为领导所用。

文稿起草的过程,实际上就是“关起门来当领导”、演好“临时性角色”的过程。实际工作中,有的领导评价秘书人员写的文稿:“你写的不像我。”这说明领导角色没有演好,或没有找到领导的感觉,没有“入戏”。要避免这种问题,就必须把自己想象成“领导”,找到“在场”的感觉,设身处地用领导的心理、习惯、思维和表达方式来思考该说什么、怎么说,而不是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。要想在写作时“进入角色”,平常就得“熟悉角色”。凡领导了解的大事都要了解,领导考虑的重要问题都要考虑,尤其要把注意力放在对全局工作的了解和考虑上。尽量研究熟悉领导的业务工作,不当门外汉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尽可能参加领导出席的会议活动等,对领导在不同场合的谈话要认真记录、细心揣摩。认真分析领导对一些问题的批示,悉心研究领导撰写的重要文章。特别要认真研究领导在会议上的脱稿讲话、调研时的即席讲话等,捕捉其思想“火花”,找出最有价值、最有新意的见解。实践证明,领导思想的“闪光点”使用得恰当,就能成为文稿的点睛之笔,表现主题的最佳之处。

四、准确体现领导风格

文稿一般是“奉命”写作,也就是“命题作文”。受命于谁,文稿的风格特征就应服从于谁。要让领导满意,仅有好的内容、好的框架还是不够的,还必须对其进行修饰和雕琢,尽量符合领导的个性特征,打上领导个人的独特印记,充分体现领导的气质、学识和风格。而不同的领导,其风格往往是不同的。从思维习惯看,有的领导喜欢高屋建瓴地提出问题,有的喜欢细致入微地分析问题,有的喜欢突出一两个重点,有的喜欢面面俱到;从语言表达习惯看,有的喜欢引用名人名言、古诗词和谚语,有的喜欢举出案例分析;有的喜欢富有文采的长句,有的喜欢铿锵有力的短句;有的喜欢气势恢弘的排比,有的喜欢朴实无华的语言,等等。必须做到按照领导的思维、讲话风格来写,使文稿风格与领导的风格相一致。如果只凭自己的想法行事,就可能南辕北辙。

文稿起草的过程,实际上就是模仿领导风格的过程。实际工作中,有的领导评价秘书人员写的文稿:“这些话听起来没有我的特点,谁来讲都行。”这就说明文稿没有体现出领导的风格和特征。要避免这种问题,就必须适应领导口味、模仿领导语气,对自己的语言进行改造,务求达到“神似”。平时要通过多听领导讲话、阅读领导文章、找机会与领导交流等,了解领导的文化修养、讲话习惯、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。经常跟随领导活动,了解领导的工作方式、业余爱好、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,从中体会不同领导的不同个性,在写作时有针对性地剪裁现有材料,搜寻需要的资料,变换语言方式,以最大限度地突出其个性特点,适应和体现领导的不同风格。

(作者系人民日报社办公厅副主任)